關鍵詞 |
焦作闊葉箬竹,80公分高闊葉箬竹,河南方城縣闊葉箬竹,魯山縣闊葉箬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箬竹通常采用分株繁殖法,春秋兩季采用成叢挖取母竹進行分株,修剪下部枝葉,勿傷鞭芽、鞭根。根據(jù)竹鞭長度(一般40厘米至50厘米),挖成長條穴,埋入竹鞭,覆土后踏實,澆足水。盆栽箬竹宜多帶宿土移植于盆中,栽種的深度一般在20厘米至25厘米,壓緊、澆水保濕。新筍發(fā)生后要注意保護,防止損傷;置于陰濕處,待新芽萌發(fā)后,才可移至弱光下接受散射光的照射。
箬竹婀娜多姿,嫵媚秀麗,給人以美的感受。竹子堅忍挺拔,經(jīng)冬不凋,義顯示了高風亮節(jié)。岡此。竹子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自故以來,竹子就用來美化庭院,點綴風景。 當然竹類植物都比較美,四季常青是它們的共性。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蘭、竹和菊又是畫家喜愛描繪的對象。但是,要作為在園林當中應用的觀賞竹,還以奇、美取勝。
籜鞘長于節(jié)間,上部寬松抱竿,無毛,下部緊密抱竿,密被紫褐色伏貼疣基刺毛,具縱肋;籜耳無;籜舌厚膜質(zhì),截形,高1-2毫米,背部有棕色伏貼微毛;籜片大小多變化,窄披針形,竿下部者較窄,竿上部者稍寬,易落。小枝具2-4葉;葉鞘緊密抱竿,有縱肋,背面無毛或被微毛;無葉耳;葉舌高1-4毫米,截形;葉片在成長植株上稍下彎,寬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0-46厘米,寬4-10.8厘米,先端長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綠色,密被貼伏的短柔毛或無毛,中脈兩側(cè)或僅一側(cè)生有一條氈毛,次脈8-16對,小橫脈明顯,形成方格狀,葉緣生有細鋸齒。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