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濕地松,濕地松生長習性,濕地松,濕地松杯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適生于夏雨冬旱的亞熱帶氣候地區(qū)。對氣溫適應性較強,能忍耐40℃的高溫和-20℃的低溫。在中性以至強酸性紅壤丘陵地以及表土50~60厘米以下鐵結核層和沙黏土地均生長良好,而在低洼沼澤地邊緣尤佳,故名,但也較耐旱,在干旱貧瘠低山丘陵能旺盛生長??癸L力強,在11~12級臺風襲擊下很少受害。其根系可耐海水灌溉,但針葉不能抗鹽分的侵染。為喜光樹種,極不耐陰。在中國北緯32度以南的平原,向陽低山均可栽培。
原產美國東南部暖帶潮濕的低海拔地區(qū)。中國湖北武漢,江西吉安,浙江安吉、余杭,江蘇南京、江浦,安徽徑縣,福建閩侯,廣東廣州、臺山,廣西柳州、桂林,臺灣等地引種栽培。
容器育苗
1、容器育苗優(yōu)缺點
容器育苗具有苗期短、圃地省、產量高、質量好、抗逆性強、造林成活率高、生長快等特點,但缺點就是帶容器袋上山造林不太方便。
2、育苗時間每年可進行兩次,即春播與秋播育苗。
(1)春播育苗
春播育苗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種,培育芽苗,3月中旬至下旬移栽上袋,5月下旬出圃造林,苗齡約90天左右。
(2)秋播育苗
秋播育苗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培育芽苗,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移栽上袋,第二年3月上旬出圃造林,苗齡120天左右。
(3)育苗圃地
①圃地選擇
圃地應選在地勢平坦,排水良好,靠近造林地,便于管理的地方,故忌選在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積水和風口處。
②整地做床
選好圃地后,把地耙平,進行土壤消毒,做到地平、土碎、無草根、石塊,然后作平床,床的規(guī)格可根據當地具體條件而定,通常長5-6米,寬1米為宜。
(4)營養(yǎng)土配制
為了預防松苗立枯病,營養(yǎng)土以磷、鉀肥為主,用黃心土、火燒土、過磷酸鈣作配料。配方有:
①黃心土48%、松林土(菌根土)20%、火燒土30%、過磷酸鈣2%。
②黃心土38%、松林土(菌根土)30%、火燒土30%、過磷酸鈣2%。
栽植
用百分率分級法對苗木進行分級,用Ⅰ、Ⅱ級苗造林,嚴禁用Ⅲ級苗造林,中國中亞熱帶地區(qū)用裸根苗造林一般于早春即春梢萌發(fā)前進行定植。為提高成活率,宜選擇雨后陰天或無風雨前晴天定植。對遠途運輸的苗木,定植前應將苗木的根系浸入80ppmABT2號生根粉水溶液中15分鐘后,再根蘸泥漿定植。栽植深度應適宜,不宜栽植過淺。
栽緊踏實是提高栽植成活率的關鍵,其方法是:先在定植穴的填土上面挖一小穴,深度約15cm,把松苗的根系放入穴中,用少量細土壓緊;然后稍稍上提樹苗,使苗正根舒后填土約三分之二再充分壓緊;再填土三分之一后充分壓緊填土,再在其上蓋一層土。若造林時陽光強、天氣干燥、風大或下大雨,此時應將苗木暫時放在陰濕的地方或樹林中,并覆蓋保濕物(如草或濕布等),充分保濕,待天氣變陰、空氣濕潤、無風時再進行造林。
中耕除草
在中立地上需連續(xù)撫育5次,即造林當年和第二年分別于5月、9月各撫育一次,第3年5月或9月撫育一次;在高立地上需連續(xù)撫育6次,即造林當年和第二年、第三年分別于5月、9月各撫育一次。撫育方式為鏟草淺耕撫育。
水分管理
濕地松喜濕不耐漬,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在其生長的立地內,其根系能在高的地下水位線生長好,須根在土壤水分接近飽和狀態(tài)時能有效的吸收水分,幼齡濕地松在林地土壤含水量接近飽和時生長佳,成年母樹表現也是如此。一般7~8月為濕地松水分管理重要的月份,如遇干旱,應及時抗旱。同時在坡地撫育要沿等高線兩邊擴穴,外緣筑成土埂,以利蓄水。
造林要點
根據濕地松的主要適生立地因子進行選地。濕地松為喜光、不耐蔭的強陽性樹種,需充足的光照條件。在原產地的分布區(qū)屬亞熱帶季潤氣候類型,該樹種又是一個喜溫暖濕潤、適于夏雨冬旱的亞熱帶樹種,適生地平均氣溫16~23.2℃,對氣溫的適應性較強。濕地松是具有外生菌根的喜酸樹種,pH值一般要求在4~6之間。濕地松深根性、側根粗而密,主要分布于根基下30 cm的深度范圍內,要求0~40 cm深度范圍內的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如土壤粘重板結,其生長就受到影響。濕地松喜濕不耐漬,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宜選擇低山丘陵區(qū)山體中、下部,坡度小于20度,坡向為全坡向,土層較深厚(不低于50cm),排水、肥力中等,采伐跡地應對采伐剩余物及雜灌進行清理。
間伐
間伐的原則是“去弱留強、去劣留優(yōu)、去密留疏、照顧均勻”,即下層間伐法。在間伐前,應對林木進行每木調查(主要測量胸徑和樹高),確定優(yōu)勢木、平均木和劣勢木的等級。間伐時,砍去病蟲害嚴重、多梢、斷梢、嚴重彎曲木,其次砍去生長量遠低于平均木的樹木,按要求間伐的強度、時間進行間伐,不能任意加大間伐強度。盡管濕地松豐產林分化不大,但也不宜采用隔行、隔株或梅花形間伐,更不得拔大毛。
病蟲害防治
濕地松優(yōu)良家系其抗病蟲害能力強,只要選擇好適生且豐產的立地與氣候區(qū),一般很少有病蟲害發(fā)生。但有時也有病蟲害發(fā)生,一般是由選地不當或立地太差引發(fā)病蟲為害。常見的蟲害有:松梢螟、松梢小卷葉蛾、馬尾松毛蟲、松突圓蚧、松材線蟲、濕地松粉蚧、松褐天牛等,常見的病害有:松針褐斑病、松梢枯病、松赤枯病、松落針病等。若發(fā)生這些病蟲害應及時進行相應的防治。
害蟲防治方法有:釋放天敵昆蟲或噴灑80%敵敵畏1000倍液、90%敵百蟲1200倍液或2.5%敵殺死6000倍液等殺蟲劑1~2次;小面積防治采用傳統的點燈滅蛾也是較好的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方法有:用多菌靈、波爾多液和百菌清等藥品進行噴灑防治。同時,通過修剪病梢、間伐病株以及使用煙劑進行綜合防治。
觀賞價值
濕地松蒼勁而速生,適應性強。中國已引種馴化成功達數十年,故在長江以南的園林和自然風景區(qū)中作為重要樹種應用,是很有發(fā)展前途的??勺魍@樹或叢植、群植,宜植于河岸池邊。用于造林一般8-12年便可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