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銀杏樹,銀杏大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5-3.5厘米,徑為2厘米,外種皮肉質(zhì),熟時(shí)黃色或橙黃色,外被白粉,有臭葉。
葉中含有蛋白質(zhì)10.9%~15.5%,總糖7.5%~8.7%,還原糖4.6%~5.6%,維生素C66.8~129.2mg/100g,維生素E6.17~8.05mg/100g。
有研究表明銀杏葉提取物在口腔中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細(xì)菌黏附等作用,且其所具有的增強(qiáng)、促進(jìn)腫瘤細(xì)胞凋亡的作用,對口腔癌具有一定的療效。
銀杏樹屬于喬木,高達(dá)40米,胸徑可達(dá)4米;幼樹樹皮淺縱裂,大樹之皮呈灰褐色,深縱裂,粗糙;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枝近輪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較雄株開展);一年生的長枝淡褐黃色,二年生以上變?yōu)榛疑?,并有?xì)縱裂紋;短枝密被葉痕,黑灰色,短枝上亦可長出長枝;冬芽黃褐色,常為卵圓形,先端鈍尖。
球花雌雄異株,單性,生于短枝的鱗片狀葉的腋內(nèi),呈簇生狀;雄球花葇荑花序狀,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藥常2個(gè),長橢圓形,藥室縱裂,藥隔不發(fā);雌球花具長梗,梗端常分兩叉,稀3-5叉或不分叉,每叉頂生一盤狀珠座,胚珠著生其上,通常僅一個(gè)叉端的胚珠發(fā)育成種子,風(fēng)媒傳粉。
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5-3.5厘米,徑為2厘米,外種皮肉質(zhì),熟時(shí)黃色或橙黃色,外被白粉,有臭葉;中處皮白色,骨質(zhì),具2-3條縱脊;內(nèi)種皮膜質(zhì),淡紅褐色;胚乳肉質(zhì),味甘略苦;子葉2枚,稀3枚,發(fā)芽時(shí)不出土,初生葉2-5片,寬條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微凹,第4或第5片起之后生葉扇形,先端具一深裂及不規(guī)則的波狀缺刻,葉柄長0.9-2.5厘米;有主根。 花期3-4月,種子9-10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