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瓷器底部
瓷器底部做舊多見的是用砂輪把底部磨平,然后用機油瀝青等混合物涂抹。這個做舊出來的瓷器有時候弄巧成拙,把不容易磨損到的地方也順便磨得很光滑,砂輪修整后殘留下的砂輪痕跡也是辨別真假的一個方法。做舊后的底部無包漿,涂抹機油后的黑色在表面浮著,很容易分辨。
我說的上面兩種做舊方法都是中低檔瓷器上用得多的做舊方法,用這兩種方法做舊的瓷器在古玩市場上的占比不低于80%。剩下的結老底做舊,剝釉,后加彩后加款等各異仿古瓷器的鑒定方法以后再慢慢寫,只要仔細看都有漏洞。
至于瓷器鑒定的基本方法,這也是業(yè)界公認的標準方法,是這樣的:
1、瓷器的造型
造型是具有時代特征的,什么時代具有什么時代的特征,這是無法改變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現代很多臆造品無法遁形的地方,因為某個器型在什么時代開始出現,什么時代開始出現衰敗,到什么時代就消失了這是歷史,是任何人都無法篡改的!因此造型是非常重要的鑒定方法之一。
2、瓷器的紋飾題材和裝飾風格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時尚流行的東西,因此這些因素都會展現在瓷器上,故此,瓷器的紋飾題材和裝飾風格也就成為瓷器鑒定的方法之一。
3、瓷器的燒造方法
我國的瓷器燒造方法是從低級向逐步發(fā)展和提高的,每個時代都會在原材料的加工、器物成型方法上、燒窯的方法等方面會有明顯的不同,也因此在瓷器上就會有不同時期的燒造方法的痕跡。
4、瓷器的胎釉、彩繪特征
不同時期的胎釉,不同窯口的胎釉和彩繪就有不同的特征,熟記并掌握這些就是鑒定瓷器的重要方法之一。
5、瓷器的款識
這個部分主要是適合于明清時期的瓷器,其他時期的瓷器雖偶有款識,但是并沒有其他方面強有力的佐證之下,還是應該謹慎對待。
先掌握一些簡單的入門訣竅,瞄準方向,實際操作起來才能事半功倍。
1 輕重感
瓷器的輕重是相對的,瓷化程度、胎體和釉層的厚薄、器物的大小都會導致器物重量的變化,很難有一個的標準,因此還是需要大量的實際上手經驗,逐漸形成真實客觀的認知。
我們只有多看多上手,加上不斷地感知、對比、總結,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判斷標準,而一旦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對于不認識的瓷器斷代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只能當做是一種輔助手段。
2 干濕感
都說古瓷會出汗,瓷器的年齡不同、釉衣不同,在不同的溫度濕度下,展現出的干濕度也有明顯的不同。這里的“干濕”指的不是瓷器上真的出現水珠什么的,具體指的是一種手上的感覺。
一般來說,瓷器的年齡只有在200以上才會有出汗的感覺,不到200年的瓷器,摸起來手感是干燥、枯澀的,反復揉搓瓷器表面或者呵氣摩挲釉面會發(fā)出干澀刺耳的摩擦聲,800以上的瓷器也少有濕潤的感覺,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瓷器雖然干燥,但摩挲起來絕不是干澀的摩擦聲。
生熟感
生熟感指的是瓷器擊打起來發(fā)出的聲音,從而反饋出瓷器本身的屬性信息。
瓷器也和瓜果一樣,由于燒成溫度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聲音,景德鎮(zhèn)瓷器的高境界之一就是“聲如磬”,相同的道理。
燒成溫度低,1150度以下,擊打瓷器發(fā)出的聲音如瓦礫,屬于生瓷;1200度左右,聲如硬木,屬于半生瓷;1260度左右溫度,聲如石塊略有回聲,屬于半熟;1320以上,聲如金,回聲悠揚,余韻悠然,屬于熟瓷。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瓷器越熟手感就越重,只要掌握了各朝代瓷器的燒造習慣,生熟感對于瓷器鑒定來說也是有力依據。
7 滑滯感
只要是經歷過歲月打磨的瓷器,其手感都會有一種潤滑感,凡古瓷必滑。光滑、潤滑、油滑等,這種手感源于歲月的打磨,是歷史的烙印、衰變的結果,而這種“滑”是任何一種新瓷所模仿不來的。
其次看施釉。
瓷器的施釉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不斷地變化著。北宋之前,所用的釉是石灰釉。這種釉與胎面的粘著力不強,因此,施釉較薄,有流淌,還易剝落,這也是鑒識的一個要點。
而唐代的釉色是流淌狀,色與色之間因為流淌而產生的交融,此外唐瓷一般在放大鏡下均可看到細小的開片,但這種開片不太明顯,如在一米開外就可見到,那么,這就是個仿品;南宋以后,改施石灰堿釉。
如哥窯、南宋官窯、南宋龍泉窯等的器物釉色就顯得肥厚滋潤,放大鏡下還可見到未熔的石英顆粒。上述這些都是通過觀察釉面所提供的鑒識依據。
看彩料。
不同的時代,所用的彩料都是不同的。一般說來,古代瓷器所用的都是礦物料,而現代仿品則常用化工料來替代,因此,凡見用化工料的,就可以在鑒識時加以剔除。而礦物料在各個時期也都是不一樣的。就拿繪青花所用的青鈷料來說吧,明清各朝就是各有所用的。
瓷器鑒定真知堂:
理論上講,從瓷器被人類生產出來后,就會投入使用過程。而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瓷器不可避免地要經歷擦洗,移動,把玩,風吹日曬的過程,時間久了,就會在瓷器上產生因這些行為造成的磨損痕跡。
也就是說,一件瓷器從剛出窯的新瓷器到變成老瓷器的過程中,會因為人類的各種活動產生相關的痕跡。而瓷器的老化痕跡鑒定法,就是對
瓷器自然老化痕跡的微觀鑒定。
其推定可靠的前提是,陶瓷器在出窯后,會發(fā)生釉面和胎質的自然老化。而根據這些微觀(放大鏡或顯微鏡)現象得出的陶瓷器鑒定結論的方法,就被陶瓷圈里稱之為老化痕跡鑒定法。
術語里,陶瓷是由不同的晶相、玻璃相、氣相等組成的復合體。因此,它的顯微結構特征非常關鍵,而這種顯微結構特征,無疑是鑒定瓷器真?zhèn)蔚年P鍵要素。
但這種顯微結構特征,目前國內僅有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可以做類似檢測,而相對于被鑒定瓷器而言,關鍵的是足夠多的標準器資料,才能得出比較靠譜的鑒定結論。這是什么意思呢?我給大家打個比方。
我們知道體操,跳水一類綜合評分的體育項目,一般有十個裁判。運動員比賽完畢,十個裁判打分,去掉一個高分,去掉一個低分,然后剩下的八個分數平均值就是運動員終得分。
所以,這種看氣泡的鑒定方法,對于鑒定近20年來新燒的電窯,氣窯瓷器有一定作用,對于以柴窯仿制的五六七瓷器和新柴窯瓷器,根本無能為力。而真正的高仿品,也就是逼真度達到99%的仿古瓷而言,是不會吝惜成本,讓你在氣泡這里看出什么毛病來的。
同樣的道理,所謂的死亡氣泡鑒定法,其實指的是釉里出現的破泡,也就是釉中氣泡半逸出階段的薄泡。這種接近釉面的氣泡在日常使用磨損中容易爆開,時間久了就成了藏家口中所謂的死亡氣泡。由于氣泡接近釉面破損后,在日常使用中必然沾染污垢,所以就出現了所謂的氣泡變色現象。
這只是一種物理現象,目前根據這種現象,景德鎮(zhèn)造假者做出所謂的死亡氣泡。所以,收藏家們一定不要以這種所謂的死亡氣泡來鑒定瓷器真?zhèn)危?br />
而還是應該根據
傳世文物,窯址遺物,歷史文獻,出土文物
四大塊來分析對比進行瓷器鑒定。在具體細節(jié)上,依然是
”遠看型,近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
以瓷器的”
胎,釉,彩,工,型,款“
六大要素來進行科學鑒定。這才是瓷器鑒定的王道。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古希臘哲學家曰:”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對于古瓷器造假者而言,無論如何,他都不能的復制古代瓷器的燒制全過程,所以一定會留下破綻。而這些破綻,越是高仿品,越難以識別。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特別是掌握古代瓷器燒制的科學原理,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掌握瓷器鑒定的精髓所在。
啟功書法交易市場價格怎樣
1000000元
產品名:古董古玩,古玩交易,古玩鑒定,藝術品交易
雞血石上門收購現在成交價格
1000000元
產品名:古董古玩,古玩交易,古玩鑒定,藝術品交易
田黃石印章上門收購行情價格信息
1000000元
產品名:古董古玩,古玩交易,古玩鑒定,藝術品交易
上門收購壽山石章料哪家公司比較好
1000000元
產品名:古董古玩,古玩交易,古玩鑒定,藝術品交易
黃玉器鑒定玉器交易
面議
產品名:玉器鑒定,玉器評估,玉器鑒賞,玉器交易
陜西字畫交易鑒定字畫上門現金收購
面議
產品名:字畫鑒定
玉器評估廣州哪里有玉器鑒定
面議
產品名:玉器鑒定,玉器評估,玉器鑒賞,玉器交易
陳少梅字畫鑒定字畫上門現金收購
面議
產品名:字畫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