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碳化物1水分5灰分5點至500-1500規(guī)格可定做四氯化碳30-65
臨朐縣海源活性炭廠,位于山東臨朐縣冶源鎮(zhèn)西圈村,是活性炭生產廠家,主打產品:蜂窩活性炭、柱狀活性炭、顆粒活性炭、果殼、粉末活性炭及各種型號用途活性炭,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yè)廢氣吸附、污水處理、水質凈化、脫色除臭、清除異味,產品種類,能覆蓋不同行業(yè)領域活性炭使用環(huán)境要求,產品質量穩(wěn)定,建廠多年來始終倡導,客戶滿意、質量的思路、誠信經營、產品營銷全國,深受廣大客戶好評與信賴。
超聲波再生法褐煤活性炭簡介
超聲波是指頻率在16kHz以上的聲波,在水溶液中,由于超聲波的作用產生了高能的“空化泡”?!翱栈荨痹谌芤褐胁粩嚅L大,爆裂成小氣泡,產生的高壓沖擊波作用于吸附劑表面,使有機污染物質通過熱分解和氧化作用得到有效的脫除,即為超聲波再生法,是20世紀9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影響再生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時間、褐煤活性炭粒徑、吸附質類型等。
超聲波再生法大的優(yōu)點是只在局部施加能量即可達到再生的目的,能耗小,工藝設備簡單,炭損耗低、自耗水量少,且可回收有用物質。但超聲波對不同吸附質的解吸率不同,如果用于同時吸附多種物質的活性炭的再生則可能 密封 會造成某些物質的累積,所以此法適用于吸附質是單一物質的活性炭的再生。此外,超聲再生不會改變被吸附物質的結構與形態(tài),因而用于活性炭濃縮、回收有用物質的再生是十分有利的。
研究表明超聲波再生后排出液的溫度僅較再生之前增加2~3℃。每升活性炭采用功率為50W的超聲發(fā)生器處理120min,相當于1m活性炭再生時耗

褐煤活性炭制造與應用技術
1.孔分布結構
褐煤活性炭,其孔隙結構呈三分散系統(tǒng),即它們的孔徑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三類尺寸范圍:大孔、中孔和微孔。
大孔又稱粗孔,是指半徑100~200nm的孔隙。在大孔中,蒸汽不會發(fā)生毛細管凝縮現象。大孔的內表面與非孔型碳表面之間無本質的區(qū)別,其所占比例又很小,可以忽略它對吸附量的影響。大孔在吸附過程中起吸附通道的作用。
中孔也稱介孔,是指蒸汽能在其中發(fā)生毛細管凝縮而使吸附等溫線出現后回環(huán)線的孔隙,其半徑常處于2~100nm。中孔的尺寸相對大孔小很多,厚管其內表面與非孔性碳表面之間也無本質的差異,但由于其比表面已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對吸附量存在一定的影響。但一般情況下,它主要起粗、細吸附通道的作用。
微孔有著與被吸附物質的分子屬同一量級的有效半徑(小于2nm),是活性炭重要的孔隙結構,決定其吸附量的大小。微孔內表面,因為其相對避免吸附力場重疊,致使它與非孔性碳表面之間出現本質差異,因此影響其吸附機制。
物理吸附發(fā)生在尺寸小、勢能高的微孔中,然后逐漸擴展到尺寸較大、勢能較低的微孔中。微孔的吸附并非沿著表面逐層進行,而是按溶劑填充的方式實現,而大孔、中孔卻是表面吸附機制。所以,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主要取決于它的孔隙結構,特別是微孔結構,存在著的大量中孔對吸附也有一定的影響。
物理形態(tài)
褐煤活性炭的粒度大小也會影響其吸附性能。例如,用同一種活性炭從溶液中吸附同量亞甲基藍的時間,因其粒度大小而快慢不同。例如,粒度325目(直徑 0.043mm)的活性炭的吸附速率為粒度20目(直徑為0.833mm)的吸附效果的 375 倍。
但是,不能認為研細的活性炭其表面積要大于等量的粒度大的活性炭的表面積。因為表面積存在于廣大的、豐富的內孔結構中,研磨不影響活性炭的表面積,但影響其達到平衡吸附值的時間。
表面化學官能團
褐煤活性炭的吸附特性不但取決于它的孔隙結構,而且取決于其表面化學性質,比表面積和孔結構影響活性炭的吸附容量,而表面化學性質影響活性炭同極性或非極性吸附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力[1]?;钚蕴康谋砻婊瘜W性質主要由表面化學官能團、表面雜原子和化合物確定,不同的表面官能團、雜原子和化合物對不同的吸附質有明顯的吸附差別。
褐煤活性炭在適當的條件下經過強氧化劑處理,可以提高其表面酸性基團的相對含量,增加表面極性,從而增強其對極性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常用的氧化劑有 HNO?、H2O2等。實驗研究,通過對活性炭進行強氧化表面處理后,對11種不同氣體和蒸汽進行吸附,結果表明,改性活性炭對苯、乙胺等的吸附容量大大降低,主要是因為活性炭表面經過強氧化后缺失了大量的微孔;而對氨水和水的吸附能力卻大大增強,這主要是因為活性炭表面氧化物的增加。因此,隨著活性炭表面氧化物的增加,其對極性分子的化學吸附也增強。
通過還原劑對活性炭進行表面還原處理,可以提高活性炭表面堿性基團的相對含量,增加表面的非極性,提高活性炭對非極性物質的吸附能力。常用的還原劑有 H2、N2、NaOH等。表面還原后的活性炭,在對染料處理時表現出不一樣的特性。對于陰離子染料,活性炭表面堿度和吸附效果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吸附機理是活性炭表面無氧Lewis堿位與被吸附染料的自由電子的交互作用。而對于陽離子染料,活性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是經過熱處理的活性炭依然對陽離子染料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這說明靜電吸附和色散吸附是兩種相當的吸附機制[32]
通過液相沉積的方法可以在活性炭表面引入特定的雜原子和化合物,利用這些物質與吸附質之間的結合作用,增加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在液相沉積時,浸漬劑的種類是影響活性炭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針對不同的吸附質,可以采用不同的浸潰劑對活性炭進行處理,以得到良好的吸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活性炭進行表面官能團的改性時,也伴隨著活性炭表面化學性質的變化。其表面積、孔容積以及孔徑分布都會有一定的變化,這也會影響活性炭的吸附。所以,在進行表面官能團的改性時,針對不同的吸附條件和吸附質采取不同的改性,要綜合考慮物理結構和化學結構雙重變化引起的影響[33.34]。
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跟吸附質本身的性質有著很大的關聯性。通常,在不考慮活性炭自身孔徑結構對大分子的“篩濾”作用時,由于大分子物質吸附能較高,所以大分子物質更易被吸附。對于水體中的小分子有機物,分子量大的更易被活性炭吸附。
對于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分子量越大,其去除率就越高,而可提取有機物則恰恰相反,其吸附效果是隨著分子量的減小而增強。這是由于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極性較小,而可提取的有機化合物的極性比較大,由于活性炭本身的性質,可以將其看做一個非極性吸附劑。

褐煤活性炭添加量
添加量是影響褐煤活性炭液相吸附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增大活性炭的添加量。有助于增加吸附活性位。提高吸附效果,但是也會增加吸附過程中的吸附阻力。因此,要確定合理的添加量,大限度地發(fā)揮活性炭的吸附性能,達到理想的吸附效果。
佳添加量可以通過實驗研究確定,但實踐證明,生產過程中的實際使用量通常比實驗室獲得的添加量要少,原因尚不明確,需要進一步研究。因此,對于褐煤活性炭添加量的確定,通常是根據實踐經驗來確定。由于每次使用的工況不一樣,且每批活性炭的性能也不同,這就需要構建一個
實驗研究和實踐使用之間的比例關系,同時輔以操作者的成熟經驗。一般來說,在添加炭樣5~10min 后進行取樣觀察,判斷是否正確。時間
脫色或精制所需的時間,受許多因素影響,如炭的粒度、炭的用量、液體溫度和黏度等,一般需要10~60min。炭越細或用炭量越多則時間越短,當液體黏度大或用炭量很少時則時間就長些。對給定的色素和給定的活性炭種類,在同一條件下,隨著時間的延長,單位質量的活性炭對色素的吸附變化并不大。表5-1為三種色素在溶液的平衡濃度為0.1mmol/L時,在25℃時,活性炭對色素的吸附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