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康熙年制款識,一般是表示在瓷器的底部,會寫上皇帝的年號,那個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廠家和上產(chǎn)日期,而大清康熙年制款識,就是康熙年間生產(chǎn)的東西的標識。那么,大清康熙年制款識如何辨真?zhèn)危?br />
現(xiàn)在社會傳很多關于康熙年間的瓷器,其底部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個字,一般都是刻上去的,康熙年間的,一般分為官窯和民窯兩種。官窯的不惜重金,只求漂亮,民窯則自由活潑一些,不受宮廷的限制。
到了康熙年間,康熙廢除了一項東西,叫做“匠籍”,這個就是說原先,你是燒瓷器的工匠,就只能做這個,不準做其他的,廢除之后,工匠人就可以種地,能夠吃飽飯了,就有時間去研究燒制陶瓷的工藝,這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加快了陶瓷工藝的發(fā)展。康熙年間,陶瓷工藝鼎盛時期是中期,中期的陶瓷更加通透,厚薄適中,加入了很多新材料,燒制出的陶瓷顏色更加鮮艷,細節(jié)更細致,花色更多。
康熙時青花器物比較多,所使用的青料是明末開始用的國產(chǎn)珠明料,翠藍色,青翠艷麗,色調(diào)明快,這種青花可以渲染出深淺不同的多種層次色彩,適宜于表達各種花紋圖案,而且立體感較強,特別適宜繪畫山水,人物,同行稱贊康熙朝青花為“青花五彩”。
康熙時期瓷器的紋飾有繪畫、刻印、堆塑、鏤空等幾種方法,其中以繪畫紋飾為主。初期仍然保留明代晚期的特點,比較注重寫意,繪畫的線條粗放有力,畫面表現(xiàn)得極其古樸典雅、生動活潑。初期以后的繪畫趨向于工筆畫,畫面不如以前那樣生動活潑,比較規(guī)整、死板??滴醭善魃系睦L畫題材基本上脫離了以往的形式,大大發(fā)展了歷史人物故事一類的題材,如三國人物、西廂記,竹林七賢、五老觀圖、踏雪尋梅等,也有不少反映勞動人民生活題材的,有耕織圖、漁家樂、漁樵耕讀等,還有一些神話傳說的繪畫題材,如八仙、三星、八仙慶壽、麻姑獻壽等。此外也有各種草蟲、花鳥、禽獸、云龍,山水、人物、八寶、博古,花繪、纏枝花卉、折枝花卉、嬰戲圖、樓臺殿閣等。
清康熙 青花人物碗 估價RMB 3,500,0
成交價RMB 4,600,000 拍賣時間2011-12-16
拍賣會2011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大清康熙年制》款
康熙 青花纏枝蓮紋將軍罐 估價HKD 5,952,0
成交價RMB 5,941,650 拍賣時間2018-01-31
拍賣會2018迎春大型藝術品拍賣會
彩瓷,即帶有彩繪裝飾的瓷器,包括釉上彩、釉下彩以及釉上和釉下相結合的斗彩。此部分主要介紹釉上彩及斗彩。釉上彩,顧名思義,彩在釉之上,即在已經(jīng)燒成的瓷器的釉面上用各種彩料進行描繪,然后再入彩爐低溫烘烤而成的彩色品種。清代釉上彩瓷和斗彩瓷在明代工藝的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康熙時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燒制了大批精美的彩瓷,既有延續(xù)明代傳統(tǒng)的品種,如五彩、素三彩、斗彩等,也有新創(chuàng)燒的品種,如粉彩、琺瑯彩??滴醭蚀梢詽饬?、明快而富于節(jié)奏的色彩給人以很大的沖擊力,呈現(xiàn)出的時代感和濃郁的時代審美風尚。
康熙年間,繼明代以來制作外銷瓷有了新的發(fā)展,器形之繁,數(shù)量之大,。常見的器形有撇口花觚,圓形和六方形的罐、筒瓶、尊壺、軍持、湯盤、耳杯等。一般的花口折沿的大盤、碗類比較多見。
色釉方面在康熙年間出現(xiàn)了許多品種的色釉,其中為名貴的有,郎窯紅,郎窯紅善于仿制明代宣德年間的紅釉,郎窯紅實際是康熙年間仿制明代宣德寶石紅極為成功的產(chǎn)品。郎窯紅的特點是色澤深艷,猶如牛血一般猩紅,所以又稱為“牛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