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肽、氨基酸三者的結構關系,簡單來說,它們是由宏觀到微觀的一個概念。蛋白質是多個氨基酸的聚合體,肽是多個氨基酸或少數(shù)幾個氨基酸的聚合體,氨基酸就是單純的氨基酸個體;從分子量的角度來講,蛋白質是大的,然后可以降解為多肽、小肽,再到氨基酸。
小肽是蛋白質在胃腸道消化時的終產(chǎn)物中的主要組分之一,在蛋白質營養(yǎng)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小肽可直接被腸道吸收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這也是體內蛋白質吸收的主要形式。
由于動物體內存在大量的蛋白酶和肽酶,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動植物蛋白質降解成小肽后,再降解為游離氨基酸才能被動物吸收利用,所以人們一直把氨基酸作為研究、制作、追求、服食的主要營養(yǎng)。在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才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jù)證明小肽可以被完整吸收和利用。由于這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人們才逐步接受了肽可以被動物直接吸收利用的觀點。小肽和氨基酸的混合物在人體的吸收率和吸收速度都比單純氨基酸佳,不僅如此,小肽還能在腸道內保護易被破壞的氨基酸。此外,單純的氨基酸在體內根據(jù)需要新組成肽和蛋白質,而小肽和氨基酸的混合物可省去一部分重新組合的過程,因此,它的生物效價更高。
蛋白質、肽、氨基酸三者的關系氨基酸屬于原料,被細胞、組織、器官合成肽或者蛋白質后,才有生物學功能;肽作為半成品,由于其分子量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質之間,因此,可以被直接吸收;蛋白質作為成品,由于其分子量太大,無法被消化道直接吸收,需要水解為氨基酸或者肽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
提高水產(chǎn)動物消化酶活力,促進消化吸收
水產(chǎn)動物消化道分化簡單,且消化道較短,酶數(shù)量亦較少,腸壁轉運氨基酸的載體數(shù)量不足,供能狀態(tài)和消化功能較差。飼料中添加小肽制品可提高消化酶的活力,從而促進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
加速開發(fā)、推廣和應用新型安全的飼料添加劑,減少抗生素等藥物添加劑用量是飼料業(yè)發(fā)展的趨勢之一。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促生長、調節(jié)、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刺激食欲、促進礦物質吸收和抗腫瘤等。它具有良好的綠色性和天然性,符合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因此,生物活性肽在飼料工業(yè)中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