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鈉(Na2CO3)的用途
※ 用于制造洗滌劑,肥皂,紙張。
※?還用于制造水玻璃(硅酸鈉),硼砂,磷酸鈉和許多其他鈉化合物。
※?在磚工業(yè)中用作潤濕劑
※?在牙膏中用作研磨劑和發(fā)泡劑
※?用作pH調(diào)節(jié)劑
※?用作軟水劑–由鎂和鈣離子組成的硬水會被碳酸鹽沉淀。
厭氧階段磷的釋放越充分,好氧階段磷的攝取量就越大。另外,聚磷菌在厭氧階段釋磷所產(chǎn)生的能量,主要用于其吸收低分子有機基質(zhì)以作為厭氧條件下生存的基礎(chǔ)。因此,進水中是否含有足夠的有機質(zhì),是關(guān)系到聚磷菌能否在厭氧條件下順利生存的重要因素。一般認為,進水中COD/TP要大于15,才能聚磷菌有足夠的基質(zhì),從而獲得理想的除磷效果。
碳酸鈉的概念
碳酸鈉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Na2CO3,分子量105.99,又叫純堿,但分類屬于鹽,不屬于堿。
碳酸鈉是一種白色粉末,無味無臭,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強堿性,在潮濕的空氣里會吸潮結(jié)塊,部分變?yōu)樘妓釟溻c。
對于運行良好的城市污水生物脫氮除磷系統(tǒng)來說,一般釋磷和吸磷分別需要1.5~2.5小時和2.0~3.0小時。總體來看,似乎釋磷過程更為重要一些,因此,我們對污水在厭氧段的停留時間更為關(guān)注,厭氧段的HRT太短,將不能磷的有效釋放,而且污泥中的兼性酸化菌不能充分地將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可供聚磷菌攝取的低級脂肪酸,也會影響磷的釋放;HRT太長,也沒有必要,既增加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還可能產(chǎn)生一些副作用。
碳酸鈉可以用于制造不同類型的玻璃,如平板玻璃、浮法玻璃、光學玻璃等。例如,浮法玻璃是一種的平板玻璃,它是在一層熔融的錫上浮動一層熔融的玻璃而制成的,它的成分中含有碳酸鈉。
制皂工業(yè):碳酸鈉可以用于皂化油脂,制造肥皂。
碳酸鈉在水中水解,生成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鈉是一種強堿,可以與油脂中的酯類反應,生成甘油和脂肪酸鈉。脂肪酸鈉就是肥皂,它可以溶于水,去除油污。
一個實例過程是:將硬脂酸甘油酯(一種油脂)加入水中,再加入碳酸鈉,加熱攪拌,使其反應生成甘油和硬脂酸鈉(一種肥皂)。
A/O工藝除磷效果的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使系統(tǒng)污泥在曝氣池中“攜帶”足夠的溶解氧進入二沉池,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污泥在二沉池中因厭氧而釋放磷,但如果不能快速排泥,二沉池內(nèi)泥層太厚,再高的DO也無法污泥不厭氧釋磷,因此,A/O系統(tǒng)的回流比不宜太低,應保持足夠的回流比,盡快將二沉池內(nèi)的污泥排出。但過高的回流比會增加回流系統(tǒng)和曝氣系統(tǒng)的能源消耗,且會縮短污泥在曝氣池內(nèi)的實際停留時間,影響B(tài)OD5和P的去除效果。如何在快速排泥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回流比,需在實際運行中反復摸索。一般認為,R在50~70%的范圍內(nèi)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