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樹的移栽技術(shù)
大苗培育一般當樹干高度達到分枝點高度時,留主枝,3年至4年可出圃。一年生苗干不直或達不到定干標準的,翌年平茬后重新培養(yǎng)。一般經(jīng)兩次移植,培養(yǎng)3年至6年,胸徑就可達到4~8cm。
欒樹定植密度:胸徑4~5cm的每畝600棵左右,胸徑6~8cm的每畝200至300棵,選留3至5個主枝,短截至40cm,每個主枝留2至3個側(cè)枝,冠高比1:3。
培育干徑8~12cm的全冠苗,每畝栽植160~170株,即株行距2m×2m;培育干徑12cm以上大苗,每畝栽植130株,即株行距2m×2.5m。結(jié)合撫育管理,修剪干高1.5m以下的萌芽枝,以促進主干通直生長。
欒樹一般是采取領(lǐng)導干形的整形方式,因為它的植株本身是不容易長直的,有不是很耐修剪,所以在苗期的時候要用回頭方法養(yǎng)干,經(jīng)過多次移栽和修剪,可以定型。
欒樹無頂芽,萌蘗性強,樹冠近圓球形,端正、生長較快,三年生苗木胸徑可達3~4厘米。欒樹主要修剪時期為休眠期落葉后至翌年2月底葉芽萌動之前,定桿的欒樹為了得到通直的主干,對地上部分的枝干幾乎全部截除,只剩下約5cm左右的主干部分。后重新萌發(fā),粗壯枝條作為主干。保持主干的生長優(yōu)勢。在生長季節(jié),隨時調(diào)整樹形,及時將生長勢強于主干的主枝向下壓低,剪除一部分枝梢’以保持樹勢的平衡,要形成一個美麗的樹冠。
欒樹栽植后的注意事項
然后栽植后在2到3個月內(nèi)根部不要施肥,特別是化肥。如果是秋季栽植的,欒樹可到第二年夏季再進行施肥,春季不施肥。當年栽植的欒樹,要進行根部高培土,以防根部凍害。
移栽欒樹什么時候發(fā)芽?
在春季三月底的時候移栽欒樹,栽植后大約15-20天左右就能發(fā)芽,春旗氣溫回升較快,低溫比較高,移栽欒樹成活率是比較高的,另外,春季氣候相對濕潤,這有利于欒樹根系恢復。秋季的氣候也適合移栽欒樹,具體時間是10-11月份,冬季的時候也可以移栽欒樹,這段時間欒樹處于休眠期,移栽成活率也很高,移栽后大約一個月時間就會發(fā)現(xiàn)欒樹恢復生長。
欒樹小苗因為是深根性樹種,因此我們需要對它進行多次的移植、次移栽時,需要將它平茬截干,如果截干達不到要求,第二年春季在進行截干處理,之后我們需要每隔3年移植一次。在移植的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膶λ窟M行修剪。前兩次可以移植可以選擇密植,之后移栽的時候應該選擇稀疏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