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準備
原料采購與檢驗:根據(jù)魚的種類、生長階段和營養(yǎng)需求,采購各種原料,如魚粉、豆粕、麥麩、玉米粉、魚油、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并對原料進行質(zhì)量檢驗,確保其符合飼料生產(chǎn)的要求.
原料清理:原料中可能含有雜質(zhì),如石塊、金屬、麻繩等,需通過清理設備去除,常用的設備有初清篩、永磁筒等。初清篩可篩除較大的雜質(zhì)顆粒,永磁筒則用于吸附含鐵雜質(zhì).
干燥與冷卻
干燥:膨化后的顆粒飼料含有一定的水分,需要進行干燥處理,以降低水分含量,延長飼料的保質(zhì)期。常用的干燥設備有多層烤箱、帶式干燥機、烘干箱等,通過熱循環(huán)風或其他加熱方式,使飼料中的水分蒸發(fā)散失.
包裝:篩選后的合格飼料顆粒進入包裝機進行稱重包裝,根據(jù)不同的客戶需求,可采用不同規(guī)格和形式的包裝,如塑料袋、編織袋等,包裝后的飼料即可入庫儲存或運輸銷售
顆粒切割:從環(huán)模中擠出的柱狀顆粒飼料具有連續(xù)的形狀和一定的長度,需要通過安裝在制粒機出口處的切割裝置將其切割成所需長度的顆粒。切割裝置通常由旋轉(zhuǎn)的刀片或切刀組成,其切割速度與制粒機的擠出速度相匹配,以確保切割后的顆粒長度均勻一致 。
干燥:剛制粒出來的魚飼料顆粒含有較高的水分,一般在 15%-25% 左右,需要進行干燥處理,以降低水分含量,防止飼料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發(fā)霉變質(zhì)。干燥方式有多種,如自然晾曬、熱風干燥、流化床干燥等。常用的是熱風干燥,通過向干燥設備中通入熱空氣,使顆粒表面的水分迅速蒸發(fā),從而降低顆粒的含水量,一般要求干燥后的顆粒水分含量在 10%-12% 以下,以便安全儲存.
油脂噴涂:為了提高魚飼料的適口性、營養(yǎng)價值和能量水平,可以在制粒后的顆粒表面噴涂適量的油脂。油脂噴涂不僅可以使顆粒表面更加光滑,減少粉塵飛揚,還能增加飼料的香味和口感,提高魚類的攝食欲望。同時,油脂還可以在顆粒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顆粒在水中的潰散速度,提高飼料在水中的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