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以8g/kg劑量灌胃1~5次,未引起明顯中毒癥狀。大鼠吸入聚丙烯加熱至210~220℃時的分解產(chǎn)物30次,每次2h,出現(xiàn)眼粘膜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與聚乙烯相同禁止用其再生制品盛裝食品。
PP(聚丙烯)樹脂分子呈非極性結晶型線型結構,表面活性低,無極性。存在表面印刷性不良;涂布粘接不良;與極性高聚物難以共混;與極性增強纖維、填料難以相容的缺點。接枝改性是向其大分子鏈上引入極性基團,實現(xiàn)改善PP的共混性、相容性和粘結性,達到克服難共混、難相容與難粘接的缺點。在引發(fā)劑作用下,熔融混煉時接技單體進行接技反應,引發(fā)劑在加熱熔融受熱時分解產(chǎn)生活性游離基,當活性游離基遇到不飽和羧酸單體時,促使不飽和羧酸單體不穩(wěn)定鍵打開后與PP活性游離基反應形成接技游離基,隨后通過分子鏈轉移反應而終止。PP常見的接枝改性方法有:熔融法、溶液法、固相法、懸浮法等。接枝改性后的PP分子鏈中氫原子被取代而呈現(xiàn)較強極性,這些極性基團使得PP相容性增強,耐熱性、機械性能大幅提升。
經(jīng)一定技術手段得到的改性PP,可具有優(yōu)良的透明性和表面光澤度,甚至可以和典型的透明塑料(如PET、PVC、PS等)相媲美。透明PP更為的是熱變形溫度高,一般可110℃,有的甚至可達135℃,而上述三種透明塑料的熱變形溫度都低于90℃。由于透明PP的性能優(yōu)勢明顯,近年來在全球都得以迅速發(fā)展,應用領域從家庭日用品到醫(yī)療器械,從包裝用品到耐熱器皿(微波爐加熱用),都在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