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手孔井:即為弱電系統(tǒng)室外管路建設時所建設的手孔,為方便線路敷設,檢修及線路接頭處理。手孔井就是不能進人,只能伸手進去的井,用于暗敷時,方便穿線。也叫工作坑,一般尺寸為400x700x700(mm),以水泥磚結構為主。目前也有樹脂混凝的手孔,重量相對輕點。
電纜從地下引出地面時,地面上應加一段2.5m的保護管,管根部應伸入地下0.2m,保護管須固定牢靠。桿旁、控制箱旁、電纜拐彎處、電纜管直線長度超過50米時或兩端電纜管不在同一平面相距100 mm以上時,設置手孔井。
看設計的配電系統(tǒng),每棟基本有一個手孔井,若分單元進線,那么每個單元有一個手孔井。弱電系統(tǒng)每個單元一個手孔井,外網(wǎng)的轉角處設轉角井、直線一般每隔50米設一個手孔井以便于線纜敷設,在過路處,在道路兩邊各設一個手孔井。如果外網(wǎng)采用電纜溝,則只在每單元進戶處設手孔井。電纜溝在過路處盡量采用手孔井轉為穿管過路,如想電纜溝直接過路,則需對電纜溝及蓋板的結構提出要求。
一般主干線上是人井,建筑物前面的叫入戶井,如果你進戶的電纜截面小,根數(shù)少,手孔井就行,
入戶的電纜大,根數(shù)多就老老實實的做人井。
? 垂直線槽
垂直線槽主要安裝在弱電豎井內(注:部分安裝在設備間內、進線室與弱電豎井之間及地下室平面內),通過預留的長方形地面孔,在墻壁表面逐層敷設,為主干線纜及水平信號線纜提供保護通道;為了防止因線纜自重而引起線纜性能受損,線槽內部應有橫擔,可用塑料扎帶將線纜綁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線纜敷設完畢,使用橋架蓋板將橋架封閉,并將金屬線槽接地。
線槽根據(jù)線纜量的大小選用不同的規(guī)格,為線纜的轉彎半徑,線槽須配以相應規(guī)格的分支輔件,以提供線路路由的自由過渡。為了確保線路的安全,應使槽體有良好的接地端,弱電井內的各設備機柜、機箱均需與地線連接。
系統(tǒng)主干、垂直部分、主要通道全部采用封閉式金屬橋架,主干采用400*100的金屬封閉橋架,水平橋架采用200*100的金屬封閉橋架,分支線管主要選用KGB25和KGB20兩種型號,所穿線纜數(shù)量根據(jù)線纜規(guī)格而定。
學校智能化弱電工程如何規(guī)劃設計呢?需要考慮哪些智能化弱電子系統(tǒng)呢?其實小學常用的建設
方案包括計算機網(wǎng)絡,綜合布線,校園安防,校園廣播,信息發(fā)布,多媒體教室,多媒體功能,教室,機房工程,LED顯示,綜合管理平臺等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