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當然也要考慮樹形美觀,但樹冠高大整齊、葉密蔭濃、生長迅速、根系發(fā)達、抗性強、耐土壤板結、抗污染、病蟲害少、耐修剪、發(fā)枝力強、不生根蘗、壽命又長則是其主要的功能要求。具有這些特性的樹種是行道樹配置的樹種。(二)進行園林樹木、秋紫白蠟、白蠟等配置,需要注意掌握其與發(fā)揮主要功能直接有關的生物學特性。
園林樹木、秋紫白蠟、白蠟等一般以充分發(fā)揮其自然面貌為其美的主要方式,即要充分體現(xiàn)自然美,植物配置要順乎自然。人工整形造型的樹木、秋紫白蠟、白蠟等應該在園林中只起點綴作用。社會上的園林綠地通常面積較大且要求接納大量的游人,因此在管理上除分區(qū)及主景附近外,不可能精雕細刻、花費過多的人工。
在植物樹種的種類選擇時,應注重考慮:1、確定全園基調植物和各分區(qū)的主調植物、配調植物,以獲得多樣統(tǒng)一的藝術效果。多樣統(tǒng)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則。為形成豐富多彩而又不失統(tǒng)一的效果,園林布局多采用分區(qū)的辦法進行設計。在植物配置選擇樹種時,應確定全園有一、二種樹種作為基調樹種,使之廣泛分布于整個園林綠地
植物人格化了,從而在有限的園林空間中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意境。如揚州個園,是因竹子的葉形似“個”而得名。在園中遍植竹,以示主人清逸高雅、虛心有節(jié)、剛直不阿的品格。我國有些傳統(tǒng)植物樹種還寓意吉祥、如意。如個園中將白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分別栽植于園中,以顯示主人的財力,寓意“金玉滿堂春富貴”;在夏山鶴亭旁配置古柏。
在進行園林植物樹木、秋紫白蠟、白蠟等配置時,我們還可以利用古詩景語中的詩情畫意來造景,以形成具有深遠意義且大眾化的景觀效果。如蘇州北寺塔公園的梅圃的設計則取自宋代詩人林和靖詠梅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在園中挖池筑山,臨池植梅,并且借白塔寺的倒影入池,將古詩意境再現(xiàn)。
讓人們進入詩情畫意之中。
在實際工作中,配置方式如何確定,要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強調整體協(xié)調一致,還要注意做好從這一配置方式到那一配置方式的過渡。2、運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可組成有韻律節(jié)奏的空間,使園林空間在平面上有收有放、疏密有致,在立面上高低參差、斷續(xù)起伏。植物造景在空間的變化是通過人們的視點、視線、視景而產生“步移景遷”的空間景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