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基型泵房的基礎與機組基礎分開建筑,屬單層結構。其特點是泵房結構和一般工業(yè)廠房相似,多為磚混結構且無水下結構,設計簡單,施工容易,由于泵房地面進水池高水位,通風、采光及防潮條件都比較好,有利于機組和電氣設備的運行和維護,是中、小型泵站常采用的結構形式。
當水源水位變幅較大,為了防止高水位時水從泵房四周和底部滲入,將泵房四周墻壁和泵房底板以及機組基礎用鋼筋混凝土澆筑成不透水的整體,形成干燥的地下室,這種泵房稱為干室型泵房。干室型泵房的結構特點是有地上和地下兩層結構,地上結構和分基型泵房基本相同,地下結構為不允許進水的干室,主機組安裝在于室內,其基礎與干室底板用鋼筋混凝土澆筑成整體。為了避免水進入泵房,地下二于二室擋水墻的頂部高程應進水側高水位,底板高程按低水位和水泵吸水性能確定。另外,和分基型泵房相比,其結構復雜,工程量較大,泵房的通風、采光條件也較差。
濕室型泵房的特點是泵房下部有與前池相通的濕室(即進水室),故稱濕室型泵房。該泵房一般分為兩層,下層為進水層,稱為進水室,水泵葉輪淹沒于水面以下直接從進水室吸水;上層安裝電動機和配電設備,稱電機層。有時采用封閉的有壓進水室,則泵房分為三層,下層為進水室,中層為水泵層,上層為電機層。
濕室型泵房按其下部結構形式的不同,又可分為墩墻式、排架式、箱式等多種形式。墩墻式濕室型泵房的優(yōu)點是每臺泵有單的進水室,水流條件好,進水室可設閘門和攔污柵,便于單臺水泵檢修。
箱式泵房的一個重要類別就是濕式型泵房,它是將進水池與泵房合并建造的一種箱式泵房,將進水池布置在泵房的下方,使其整體成為一個濕室,方便設備的運行。這種型式的箱式泵房適用房根據結構常常還分為墩墻型、排架型、箱型、圓筒形等等,一般箱型是比較常用的。所以這里于進水池水位變幅較大,泵房安裝位置地下水位較高的情況,適合安裝中的臥式軸流泵機組,濕室型泵我們主要介紹的也是箱式泵房。
泵房內部布置:
1)水泵應盡量設計成自灌式,應設置抽氣或灌水裝置。在不可能或不經濟時才設計成抽吸式。抽吸式泵房山
2)水泵機組的布置間距要求見圖7—21和表7·30。
3)水泵機組的布置應盡量整齊,緊湊,以便于管道敷設和檢修。
4)配電和起動設備,可設在機器間內,但好設在地面平臺上,以便在較好的環(huán)境中進行操作。圖7-21 水泵機組布置間距示意水 泵 機 組 間 距(米) 表7—50電動機種類電動機容量(千瓦)
5)機器間地面應有坡度和集水坑。積水可用手搖泵,噴射器或用接至水泵吸水管的支管等排除。
6)機器間內應設置灑水栓。
7)水泵基礎,一般應高出地面0.1米以上。
8)機器間的小凈高,在無起重吊車時應不小于3米;有起重吊車時,吊起物底部與吊運通道上固定物體頂部的凈空應不小于0.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