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銀元于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90)開始正式由鑄造,自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后,在全國實現(xiàn)了銀元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在短短100多年歷史中,鑄造的銀元種類達(dá)600多種,在收藏領(lǐng)域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銀元品種有:光緒元寶、宣統(tǒng)元寶、大清銀元、袁世凱頭像銀元、孫中山半身像銀元及黎元洪、徐世昌、曹錕、段祺瑞等紀(jì)念銀幣和中華蘇維埃銀幣等。
銀元珍:;陜西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銀幣;湖南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銀幣;奉天省造一兩光緒元寶銀幣(光緒二十九年);福建官局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銀幣;中華民國二十一年“金本位”銀幣(三種);中華民國十五年、十八年孫像試鑄壹元銀幣(兩種);中華民國十八年雙旗地球銀幣;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本省)銀幣;吉林省造光緒十年廠平壹兩銀幣。 銀元十小珍:上海工部居上一兩銀幣;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反版;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湖北省造本省光緒元寶七錢二分;福建省官局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陜西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奉天癸卯光緒元寶一兩;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統(tǒng)元寶;金本位半元銀幣。
真正原1980版50元人民幣年號由于是手工雕刻,凹版印刷,用放大鏡細(xì)看,印刷出的年號油墨呈高浮雕狀,且均有毛線條外滲透,數(shù)字筆畫刻畫痕跡明顯有網(wǎng)紋,見圖1980年版字樣及冠字號(顏色整體過度均勻)。利用90版改制的80版特征在于1980年號。色彩墨黑,無凹版油墨呈高浮雕狀,及毛線條外滲透,年號字體邊緣光潔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