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一種人物形象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在挑選石材之時一定要兼顧這種人物特點。例如想要創(chuàng)作的人物雕塑的主體是一個,那么想要在雕塑作品中充分體現(xiàn)出勞動的那種質(zhì)樸的感覺,就應該選擇觀音山石、青斗石這種粗獷的石材。
人物雕塑具體應該如何選材還應該根據(jù)其即將所使用的環(huán)境來進行選擇。一般而言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人物雕像并不適合擺放于室外,因為大理石雖然具有漂亮的紋路和色彩,但是非常容易受到風化而且不耐酸堿,所以只能擺放于室內(nèi)。如果要放在室外,那么人物雕塑則應該選用漢白玉、花崗巖等石材。
石雕人物作為公共環(huán)境的美化,它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詳、和諧,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人物雕塑的進步,同時也是對于現(xiàn)代人物雕塑藝術的價值體現(xiàn),石雕人物在公共場所,讓更多人欣賞,并對更多人起到教育意義,對城市建設更是起到了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
石雕人物雕像的面部雕刻技巧:雕刻人物非但要具有真功夫的形似,而且要表現(xiàn)其思想感情的神似,欲得“神”更先有“形”,形神兼?zhèn)洳棚@其生動。例如壽山石人物雕刻中,人物的頭部雕刻尤為重要,所謂的“開臉”都是留到后完成。石雕人物作品以佛教題材多,包括羅漢、觀音等,此外,還有壽星及部分世俗人物。人物作品要做到“形神兼?zhèn)洹?,有扎實的雕刻技巧和用刀技法固然十分重要,還懂得人體的解剖、結(jié)構(gòu)、比例和運動變化規(guī)律方面的知識,能將它運用到作品中去。直觀的人體由頭、軀干、四肢組成,軀干由胸廓和骨盆組成,由能活動的位于背部中心的脊椎骨連結(jié)。
人物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chuàng)制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質(zhì)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瑪瑙等),創(chuàng)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
由于中國人物雕塑起源于工藝美術,因此大部分人物雕塑作品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實用性;注重人物面部刻畫,并對塑像加彩,塑繪結(jié)合,互相補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繪畫一樣的美感和欣賞價值;注重以形傳神,以凝練的人物雕塑語言,表現(xiàn)高度的意象美。人物雕塑是能顯示一個社會文化氣息的大眾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