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的加速,2023年在線拍賣成為一個重要的銷售渠道。在線平臺不僅為買家提供了便利的參與方式,還擴大了市場的國際化范圍。通過在線拍賣,更多的國際買家能夠參與到中國古董藝術(shù)品的競購中。
我國古代瓷器種類繁多,大致主要有青釉、白釉、黑釉、紅釉、黃釉、釉上彩、釉下彩、低溫釉、結(jié)晶釉等。
青釉的品種還可以細分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等。
白釉的品種還可以細分為甜白釉、卵白釉、象牙白釉等。
黑釉的品種還可以細分為兔毫釉、油滴釉等。
紅釉的品種還可以細分為銅紅釉和鐵紅釉。銅紅釉有郎窯紅釉、寶石紅釉、鮮紅釉、釉里紅等,而鐵紅釉有礬紅釉、珊瑚紅釉等。
黃釉的品種還可以細分為蛋黃釉、嬌黃釉、姜黃釉、蜜蠟黃釉等。
釉上彩的品種還可以細分為五彩、粉彩、斗彩、琺瑯彩等。
釉下的品種還可以細分為青花、釉里紅、釉下三彩、釉下五彩、青釉褐綠彩等。
低溫釉的品種還可以細分為胭脂紅釉、孔雀綠釉等。
結(jié)晶釉的品種還可以細分為鱔魚黃釉、茶葉末釉等。
康熙彩瓷除了主流青花瓷外,五彩瓷的地位也不容忽視,達到了我國古代五彩瓷的高峰。此時的五彩瓷器是占據(jù)歷朝五彩瓷器TOP50中數(shù)量多的朝代,康熙時五彩瓷器總成交額為3.47億元,占所有五彩瓷器總成交額的34.95%,足見康熙時期五彩瓷器的繁榮。榜單第7和第8的兩件五彩瓷碗,同是來自2011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國御瓷選粹”晚間拍賣會,當(dāng)時分別取得第6和7的成績。
張永珍博士珍藏琺瑯彩碗是拍賣場上的傳奇珍品之一,早在2006年就曾以逾1.5億港元刷新中國藝術(shù)拍賣紀錄,此番再次現(xiàn)身拍場,尤為難得。本品在萬眾矚目中以1.6億的價格起拍,終以1.7 億港元落槌,加傭金約為 1.98 億港元。
明永樂 御制青花云龍紋執(zhí)壺,以6,000萬港元起拍,現(xiàn)場和電話叫價此起彼落,亦順利以9100 萬港元落槌,含傭 1.07 億港元天價易手。1986、1987年,香港蘇富比舉辦兩場重頭拍賣,趙氏藏瓷大量釋出,滿目琳瑯,而此永樂重器便是1987年拍賣圖錄封面拍品。
拍賣時間:2010.11.12
拍賣公司:英國Bainbridges
成交價:5.54億元人民幣
2010年秋拍,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余轉(zhuǎn)心瓶”在倫敦以5.54億元將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紀錄改寫。據(jù)了解,自2005年以來,已有12件元明清瓷器的拍賣成交價突破了億元,在“億元俱樂部”中是僅次于書畫的藏品門類。而市場價與10年前相比,普遍上漲了10倍至100倍,可見元明清瓷器價格漲勢如虹,牛氣沖天。不過需要注意,現(xiàn)在市場上90%的元明清瓷器都是贗品,真正的上品、名品太少,在買入時,一定要倍加小心。另外,近年來民國瓷器升值較快,投資者也可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