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他的書法作品,總要聯(lián)想到他對碑帖的精深研究,因為他對碑帖的研究和他的書法藝術成就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碑帖之學是明清兩代興起的一門學問。他就是這片園地的開拓者之一。這門學問除夸揚珍異、競炫收藏的古董藏家不能算外,其路子約分為二類:一是研究其中歷史資料,以碑刻文辭證史補事,或校讀文辭;二是賞鑒、研究其書法藝術。啟功先生兼于兩者,更精于后者,他在兩者之間融合貫通,其方法突破前人藩籬?!百I櫝還珠事不同,拓碑多半為書工。滔滔駢散終何用,幾見藏家誦一通”。他寫這首詩是有感于過去多少鑒賞家重視碑帖的書法,而對其中文辭則往往視而不見。名家如孫承澤、翁方綱以及葉昌熾莫不有此疵病,而他且不放過文辭內(nèi)容。正因為這樣,他把歷來定論的《曹娥碑》駁得體無完膚。因此,所謂王羲之小楷《曹娥碑》,也就不存在了。更何況蔡邕的書丹。
啟功先生的書法理論著作,我喜歡他的發(fā)比喻,時出妙語,對書法藝術以及書法史上的許多問題,有其特的《論書絕句百首》,這是他數(shù)十年書法實踐、研究的體會。特別是詩中的自注,行文雋逸,闡見解。我自己有些長期窒礙的問題,讀了之后感到迎刃而解,有豁然開朗之感。諸如考證《鹡鸰頌》出于開元翰林供奉之手;日本藤遠后之臨《樂毅論》以證明王羲之書體勢之雄強;鑒定張旭書庾信《步虛詞作》實為大中祥符以后宋之筆;以西陲晉人殘紙證《閣帖》中索靖書法的本來面目。這些都是翻書法史上成說的案,論據(jù)充分堅實有力,不得不令人信服。此外如論蔡襄、祝允明書法之未成自己體段;柳公權、黃庭堅書法用筆盡筆心之力,結(jié)字聚字心之勢。而其中對歷代書法家之特色,各時代書法的體勢、風格,以至辨別書體源流,變遷原因,都是非常精辟的,山東文軒畫廊推薦書法家。
啟體是由國學大師啟功先生的一種書法。啟體字的形成是在1938年-1957年,啟功先生在輔仁大學國文系和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期間,經(jīng)過全身心鉆研,達到很高的藝術造詣。
自80年代初,他的書畫專集、詩詞專集陸續(xù)出版,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與好評。近幾年,又先后赴日本、新加坡、韓國和香港、澳門舉辦書畫展,取得了很大成功,為國際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啟功還是我國的文物鑒賞家和鑒定家,對于古代書畫和碑貼的鑒定尤為專精,慧眼,識見非凡。他曾受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的委托,主持鑒定小組,與其他幾位一起,對收藏在全國各大城市博物館的古書畫珍品,進行了全面鑒定和甄別,為國家整理、保存了大量古文物。
在鑒別古書畫的真?zhèn)魏蛿啻鷷r,要不要從藝術角度去差別,衡量它們藝術水平的高下呢?就鑒定工作本身來說,所要判別的,應從作品的藝術形式手法,如用筆、用墨、用色、章法(構(gòu)圖)等等基本的東西著手,舍此別無它途。但是那些高手作的書畫,其藝術手法、筆墨技巧的確要比一般畫家高人一等。作偽者是摹學不到的。有些書畫家在世的時間長,而作品的藝術技能和水平又是不斷發(fā)展的,因此,從藝術技巧優(yōu)劣的角度上來斷真?zhèn)?,就將某一書畫家的作品按其藝術的發(fā)展情況分別定出幾個標準,而不能籠統(tǒng)地死守一種標準來衡量。否則,就會把不成熟的早期作品看成贗品。
書畫鑒定雖有以上兩方面的內(nèi)容,但是分辨它的真?zhèn)魏褪欠?,更是這項工作的關。評價作品的藝術高低和精粗美惡,固然是鑒定工作中的一部分,可它與項內(nèi)容相比,卻處于從屬的地位,所以在這里,著是在“辨真?zhèn)魏兔魇欠恰?,不在于書畫的精粗與優(yōu)劣。在鑒別的范疇中,我認為真?zhèn)?,?yōu)劣第二。批判優(yōu)劣,是在真?zhèn)闻卸ㄖ?,而不是判定之前,亦即認識優(yōu)劣,不可能不在認識書畫本身真?zhèn)沃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