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一)、 為增強公司競爭力, 持續(xù)提升員工的工作技能、 工作質量、 工作效率,
培訓合格和的員工, 公司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 使全體員工達到本崗位工
作所要求的知識和工作技能水平, 并根據(jù)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 崗位要求的變化和
現(xiàn)代科技、 管理的進步, 適時地對員工進行*新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二)、 員工培訓要遵循“干什么, 學什么, 缺什么, 補什么; 學以致用, 學用對口” 的原則, 從實際出發(fā), 按需培訓, 靈活多樣, 保質保量。
(三)、 公司將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 員工接受培訓的權利和義務, 員工參加培訓要服從公司的統(tǒng)一安排。
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部門。
職責
(一)、 各部門負責部門內員工的技能提升及潛能開發(fā)。 各部門根據(jù)部門
內部員工的具體實際情況并結合員工自身的發(fā)展需要向人力資源部提出培訓需求;負責參訓員工的確認與通知; 負責向人力資源部反饋員工培訓后的效果。
(二)、 人力資源部負責根據(jù)培訓需求**《月度培訓計劃》、 計劃外臨時培訓安排, 并對培訓費用進行預算, 上報分管審批后實施。
由于食品生產用水直接進入食品中,水質檢測不合格,有可能就會造成終產品的不合格,另外,相關部門的要求廠家定期進行水質送檢等,對于做管理體系認證的食品生產企業(yè),不定期進行水質檢測是不滿足體系要求的,并且一旦發(fā)生終產品的不合格,就是影響企業(yè)效益,但在食品企業(yè)不定期進行水質檢測卻屢見不鮮,企業(yè)負責人的食品風險意識明顯不夠。
負責與原輔材料供應商的溝通。溝通的方式和內容:
a)了解原輔料以及接觸材料的銷售、配送服務過程中有關食品安全的信息,以分析其可能引入的食品安全危害。
b)到供方觀察并及時了解供方涉及食品安全方面的變化。
c)將本公司關于食品安全管理的有關要求傳遞給供方,使供方共同關注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
與顧客或消費者的溝通:
銷售部負責與顧客或消費者進行溝通,包括銷售、配送服務信息、訂單處理及顧客反饋。 溝通的方式和內容包括:
a)用各種形式主動向顧客或消費者介紹本公司的銷售、配送服務,提供宣傳資料及相關的銷售、配送服務 信息。
b) 銷售部與顧客溝通過程對所有訂單進行評審,確生產部有能力滿足顧客要求。
c) 銷售部通過走訪、用戶調查等方式了解顧客或消費者意見包括顧客抱怨,做好記錄。
d)有關顧客或消費者抱怨方面的信息,由銷售部及時傳遞給食品安全小組,統(tǒng)一組織討論并分析,采取糾正措施,并將結果通知相關顧客或消費者。
1.目的
為確保設施設備和儀器的順利使用,持續(xù)發(fā)揮所期望的功能,以確保產品安全質量,并延長生產設施設備的使用年限。
2.適用范圍
基礎設施、生產及檢測所使用的設施設備均屬之。
3.職責
3.1日常保養(yǎng):各機臺操作員及設施所屬部門管理人員。
3.2定期檢修:維修人員。
4.定義
4.1設施:與食品安全相關的基礎配備或功能組合,如給排水設施、防蟲鼠設施、洗手消毒設施、*衣室、照明系統(tǒng)、水、汽等。
4.2設施設備:公司內設施設備包括生產用的設施設備。
5.內容
5.1設施設備的確定和提供
5.1.1設施設備的確定:根據(jù)生產規(guī)模和任務,確定所需的生產設施設備數(shù)量與設施設備類型,并配足應配的設施設備,以確保生產的任務的完成從而確保交期的按時完成.
5.1.2設施設備的提供 :當需要添置新設施設備時,由設施設備需求部門提出申請,tijiao《新增設備申請書》,提交至廠長核準后,方可進行采購。
5.1.3驗收與調試:
A.新設施設備進廠時,機修員依規(guī)格和使用單位共同進行驗收,并填寫《設備驗收單》,當場須檢視各項的文件如操作說明書、保修證、相關的附件是否齊備,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B.如果可行的話應進行試用,看各項功能是否運作正常,若有問題則請廠商當場調整,若不行則請廠商予以更換或修整完畢后才可以驗收付款。
5.2設施設備的管理
5.2.1設施設備檔案的建立:設施設備員應將公司所有的設施設備納入規(guī)范的管理,填寫《生產設施設備一覽表》》以建立設施設備檔案。
5.2.2應對該設施設備建立《設施設備維護及保養(yǎng)計劃》,明確
設施設備操作的步驟和要求,其內容應盡量簡單易懂,使操作人員能充分
了解,不易產生操作偏差。
5.2.3《機器設備定期保養(yǎng)計劃表》應放置于明顯處,藉以隨時提醒操作
者進行正確的操作方法。
5.3設施設施設備的日常保養(yǎng)與維修:
5.3.1設備操作人員每日上班前,須依《機器設備定期保養(yǎng)計劃表》的要求進
行保養(yǎng)。班長每周對各機臺日常保養(yǎng)的情況進行檢查,檢查情況并記錄。
5.3.2管理人員應進行所屬部門設施的抽查核對,或有
要求的情況下增加設施檢查記錄。
5.3.3當設施設備發(fā)現(xiàn)有異常情形時,應停止使用進行檢查,若使用人員
無法自己排除故障,應填寫《報修維修單》通知設施設備員前來進行修理。
設施設備修理完后,須經機臺驗收或經生產主管確認后,才可再投入生產。
5.3.4當廠內無法修理外送修復或請廠外廠商到廠維修時,設施
設備員應填寫維修單向主管報告,并經總經理核準后,請廠
外廠商前來修理。設施設備修好后,設施設備員應將驗收維修狀況記錄于《報修維修單》中。
通過教育和培訓,使員工意識到:
a)滿足食品安全要求以及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重要性;
b)違反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c)自己從事的活動與公司發(fā)展的相關性與重要性,并為此做出貢獻。
d)有效的內部和外部溝通的必要性。
培訓結束后均應進行考核,考核可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口頭提問、實際操作等。參加外部培訓的人 員在培訓結束后應向后勤部出具有關的結業(yè)、合格或培訓。
后勤部通過理論考核、操作考核、業(yè)績評定和實地觀察等方法,評價培訓的有效性,填寫《培訓記錄表》中的有關內容,評價被培訓的人員是否具備了所需的能力;后勤部加強對員工日常工作業(yè)績的評價,可隨時對各部門員工進行抽查,對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員工,應及時暫停工作,安排培訓、考核,使員工的能力與其從事的工作相適應。
SO22000認證需要的資料
在認證申請前 你可以根據(jù)貴公司的具體情況,按照一定的推行步驟,引導貴公司逐步邁入ISO22000的世界。以下是企業(yè)推行ISO22000的典型步驟,可以看出,這些步驟中完整地包含了上述五個過程: ISO22000認證
○ 企業(yè)原有食品安全體系識別、診斷;
○ 任命管理者代表、組建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推行組織;
○ 制訂目標及激勵措施;
○ 各級人員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識和食品安全意識訓練;
○ ISO22000標準知識培訓;
○ 食品安全體系文件編寫(立法);
○ 食品安全體系文件大面積宣傳、培訓、發(fā)布、試運行;
○ 內審員接受訓練;
○ 若干次內部食品安全體系審核;
○ 在內審基礎上的管理者評審;
○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完善和改進;
○ 申請認證。
企業(yè)要申請認證應滿足幾個基本條件:
一、產品生產企業(yè)應為有明確法人地位的實體,產品有注冊商標,食品安全穩(wěn)定且批量生產;
二、企業(yè)應按GMP和ISO22000管理體系的要求建立和實施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
三、企業(yè)在申請認證前,ISO22000體系應至少有效運行三個月,至少做過一次內審,并對內審中發(fā)現(xiàn)的不合格實施了確認、整改和跟蹤驗證。
企業(yè)認識到,ISO22000 認證非常必要,審核非常、到位,不僅僅是看看資料、抄抄記錄而已,審核發(fā)現(xiàn)問題就是日常管理的弱項、就是產品銷售后客戶產生抱怨的緣由
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