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槐生長習性】 垂槐喜光,稍耐陰。能適應干冷氣候。喜生于土層深厚,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深根性,根系發(fā)達,抗風力強,萌芽力亦強,壽命長。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及煙塵有一定抗性。 垂槐在沈陽以南、廣州以北各地均有栽培,而以江南一帶較多。在宋時傳入日本,十八世紀中葉從日本傳到歐洲,以后從歐洲傳到美洲。河北、北京、山東隨處可見。
龍爪槐的應用價值 龍爪槐生長的姿態(tài)優(yōu)美,是的的園林種植樹種。孤植、對植以及列植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且該樹種壽命長,對于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強,對土壤要求并不嚴格,對于貧瘠環(huán)境的忍受能力更好,且觀賞價值高,因此在園林綠化土應用較多,可作為門庭及道旁樹使用;到了開花季節(jié),米黃花序長滿枝頭,從遠處看特別好看?;ê凸懈叩乃幱脙r值,具有清涼收斂、止血降壓的作用。
龍爪槐羽狀復葉長達25厘米;葉軸初被疏柔毛,旋即脫凈;葉柄基部膨大,包裹著芽;托葉形狀多變,有時呈卵形,葉狀,有時線形或鉆狀,早落;小葉4~7對,對生或近互生,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6厘米,寬1.5~3厘米,先端漸尖,具小尖頭,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變;小托葉2枚,鉆狀。圓錐花序頂生,常呈金字塔形,長達30厘米;花梗比花萼短;小苞片2枚,形似小托葉;花萼淺鐘狀,長約4毫米,萼齒近等大,圓形或鈍三角形,被灰白色短柔毛,萼管近;花冠白色或淡,旗瓣近圓形,長和寬約11毫米,具短柄,有紫色脈紋,先端微缺,基部淺心形,翼瓣卵狀長圓形,長10毫米,寬4毫米,先端,基部斜戟形,無皺褶,龍骨瓣闊卵狀長圓形,與翼瓣等長,寬達6毫米;雄蕊近分離,宿存;子房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