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比重較大的品種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礎(chǔ)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繼承了雍正時期在肥潤的白釉上繪疏朗艷麗紋飾的特點,如常見的折枝花卉盤、碗、小瓶、面盆、人物筆筒和大件器物鹿頭尊等。
鹿頭尊是乾隆時常見品種。其口直,口以下漸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飾兩個鏤雕的夔鳳耳、蟠螭耳或鹿頭耳,因器型像倒過來的牛頭或鹿頭而得名。鹿頭尊多在白地上繪青山綠水、樹木,山水間及叢林里有很多頭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頭,顏色鮮亮,層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這類瓷也有叫百鹿尊的。乾隆朝的這一品種流傳下來的已經(jīng)很少了,大多是光緒朝仿的,層次不清,顏色暗談。
另外,乾隆朝還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內(nèi)壁及底足內(nèi)施綠彩,俗稱“綠里綠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國。乾隆朝的“綠里綠底”極淺淡,迎光側(cè)看釉面有極細小的皺紋,像微風吹過平靜的湖面而形成的細波。綠彩附著在白釉上非常緊密,幾乎沒有爆釉現(xiàn)象。乾隆朝粉彩的常見紋飾有山水、嬰戲、九桃、瓜蝶、百鹿、花鳥、仕女、百花(亦稱“百花不露地”)、八仙、云蝠、福壽、纏枝花、皮球花、花蝶等。除了常見的器型以外,新穎造型還有賁巴壺、交泰瓶、轉(zhuǎn)頸瓶。款識有青花、紅彩、金彩等種類。
No.3 清乾隆 粉彩嬰戲紋獸耳方瓶
藏品規(guī)格:34×20×14cm
起拍價:QAR 19,300,000
成交價:QAR 28,000,000(折合人民幣:5,555萬)
拍賣專場:2023年12月16日卡塔爾拍賣-瓷器專場
No.6 清乾隆 粉彩高士雅集圖燈籠瓶
藏品規(guī)格:H:31.5cm WT:15cm
起拍價:AED 11,520,000
成交價:AED 15,000,000(折合人民幣:2,956萬)
拍賣專場:2023年6月24日迪拜拍賣-瓷器專場
藏品描述:廣口微侈,束頸,溜肩微收,深腹,直壁微弧,腹下漸收,平底,圈足。器身主體施白釉,釉上以粉彩描繪高士雅集紋飾圖景,圖中高士或品詩論道,或?qū)慕涣?,或賞畫論古,一派悠然輕松的景象躍然于眼前,加之周圍童子、蒼松與山石的點綴,更為其平添了幾分高雅的文人氣息;口沿與圈足近底處各描有一圈金邊,口沿下方描繪胭脂粉邊黃地如意云頭紋;頸肩處與脛部施大紅釉,頸部與脛部下方描繪纏枝蓮紋圖案,頸部纏枝蓮紋飾之間描繪蝙蝠、石磬與雙魚組合圖案,寓意“吉慶有余”;肩部與脛部上方各描繪一圈藍邊大紅地如意云頭紋;圈足外壁以藍料描繪渦形卷云紋。內(nèi)壁與圈足內(nèi)施松石綠釉,底部正中書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紅彩篆書款。
清乾隆官窯粉彩瓷器傳世品非常多。它綜合了康熙與雍正兩朝的制瓷工藝,進一步發(fā)展本朝瓷器,從而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清宮內(nèi)務(wù)府造辦處乾隆時記事檔中記載了許多乾隆時景德鎮(zhèn)御廠為宮廷制瓷的史實,也反映出皇帝直接關(guān)注制瓷的情況。乾隆帝對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體、花紋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畫樣或木樣,審查后才能正式燒制。器物的款識或有或無,寫什么樣的款識以及配合紋飾的詩句等都須經(jīng)過乾隆皇帝的批準。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還要賠補等情況,在檔案中也有詳細記載。當時的督窯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宮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華的基礎(chǔ)上,還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藝技法,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穎的粉彩瓷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乾隆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較大的品種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礎(chǔ)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繼承了雍正時期在肥潤的白釉上繪疏朗艷麗紋飾的特點,如常見的折枝花卉盤、碗、小瓶、面盆、人物筆筒和大件器物鹿頭尊等。
如各種色地勾蓮夔鳳紋的各式瓶、罐、壺、盤,以及黃地勾蓮白里飛蝠紋碗等。這些器物幾乎與乾隆粉彩一樣。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品中,有嘉慶款粉彩瓶,其腹部有乾隆御題詩,應(yīng)是乾隆為太上皇時的作品。另外乾隆時常見的小件文玩用品,如筆掭、墨床、鼻煙壺、香插、扳指、翎管、壁瓶等,仍然大量制作。
在裝飾上,繼續(xù)延用乾隆時的一些工藝方法。軋道工藝就常見于嘉慶的粉彩圓器上,如各種色地軋道勾蓮列光碗,有開光山水碗,開光花卉碗,開光博古碗等,底均寫青花篆書“大清嘉慶年制”款。在琢器中也喜用纏枝“洋花”做色地裝飾,器物口沿和足邊用料彩、金彩作邊飾,腹部開光詩句也有在腹部作凸雕裝飾如凸雕龍紋瓶、凸雕人物大瓶等,這些都表現(xiàn)出景德鎮(zhèn)御窯廠在嘉慶初期延用乾隆舊制為嘉慶皇帝制作御用瓷的情況。這些與乾隆粉彩風格相同的嘉慶官窯粉彩,仔細觀察與乾隆粉彩瓷器有一定區(qū)別,胎體稍厚重,有的釉面不夠平整,色彩較凝厚,紋飾線條也比乾隆時粗,器口及底部所施松石綠釉的顏色比乾隆時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