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窩活性炭干凈衛(wèi)生,在填裝拆卸、堆放、運輸中都會殘留黑色顏色影響美觀,蜂窩活性炭不像普通活性炭自身黑色物體,手觸烏黑,,它在運輸和堆放時四方成型容易堆集簡省空間,裝拆時擺放牢穩(wěn),重要的是蜂窩密集空隙密布,隔層?。?.5mm)能使空氣順利通過每個空隙,把污染氣體吸掛在活性炭隔層壁上,吸滲率高。
MBBR雖然有著可以強化生物脫氮除磷、提高容積負荷,減少設備體積等優(yōu)勢,但是萬事有利必有弊,所以MBBR工藝也存在著某些令人討厭的缺陷。例如:填料堆積問題,濾網(wǎng)堵塞問題,曝氣管路檢修問題等。
今天主要分享一下我們現(xiàn)實中遇見的底部的曝氣管路出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事件。
在正處于正常運營的某天下午,MBBR曝氣池中的曝氣效果突然間就不均勻了,只見一處一直上翻大氣泡,顯而易見,這很可能是底部曝氣盤脫落造成的。經(jīng)過籌劃,我們先將曝氣池中的水清理出去,接下來就要找曝氣盤的脫落處。
蜂窩活性炭的應用特性: 蜂窩活性炭大量應用在低濃度、大風量的各類有機廢氣凈化系統(tǒng)中。被處理廢氣在通過蜂窩活性炭方孔時,能夠充分與活性炭接觸,吸附效率可達67.16%,風阻系數(shù)小,具有優(yōu)良的吸附、脫附性能和氣體動力學性能,采用蜂窩活性炭的環(huán)保設備在廢氣處理凈化的功效上面、吸附床體積小,設備能耗低,能夠降低造價和運行成本,凈化后的氣體完全滿足環(huán)保排放要求。
蜂窩活性炭主要技術(shù)參數(shù): 規(guī)格:100×100×100mm(公差±1mm) 孔密度:50-100-150.孔/平方英寸 體密度:0.38-0.42g/ml 吸苯量:>35% 比表面積:>600平方米/g 使用溫度:0.8MPa 空塔風速:(床厚60cm)0.8m/s 阻力。
生物除磷系統(tǒng)是生活污水處理現(xiàn)場比較常見的工藝之一,也是比較傳統(tǒng)的工藝,但也因此,污水處理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導致效果不理想。
須知
廢水中總磷超標主要原因是進水磷酸鹽濃度增加或污水系統(tǒng)中污泥重新釋出總磷,導致總磷超標排放。
建議采用"化學除磷藥劑",通過投加藥劑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鹽沉淀物,然后通過固液分離將磷從污水中除去。
蜂窩活性炭一般是用煤質(zhì)活性炭粉末為原料,經(jīng)蜂窩模具壓制,高溫活化燒制而成。蜂窩活性炭具有比較面積大,通孔阻力小,微孔發(fā)達,高吸附容量,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空氣污染治理中普遍應用。
污泥負荷于污泥齡
厭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藝是一種高F/M低SRT系統(tǒng)。
當F/M較高,SRT較低時,剩余污泥排放量也就較多。
因而,在污泥含磷量一定的條件下,除磷量也就越多,除磷效果越好。
對于以除磷為主要目的生物系統(tǒng),通常F/M為0.4~0.7kgBOD/kgMLSS?d,SRT為3.5~7d。
但是,SRT也不能太低,以BOD5的有效去除為前提
污泥負荷于污泥齡
厭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藝是一種高F/M低SRT系統(tǒng)。
當F/M較高,SRT較低時,剩余污泥排放量也就較多。
因而,在污泥含磷量一定的條件下,除磷量也就越多,除磷效果越好。
對于以除磷為主要目的生物系統(tǒng),通常F/M為0.4~0.7kgBOD/kgMLSS?d,SRT為3.5~7d。
但是,SRT也不能太低,以BOD5的有效去除為前提
活性炭的碘值是什么意思
活性炭的碘值表示有機化合物中不飽和程度的一種標準,活性炭的碘值越高,就代表標了吸附性能越好,飽和度越大,質(zhì)量就越好,價格就越貴。其中椰殼活性炭碘值高,碘值可達1100mg/g左右。
怎么判斷活性炭碘值高低:
1、生產(chǎn)廠家有檢測儀器,生產(chǎn)時都有指標。
2、將活性炭投入水中,看水中的氣泡反應,氣泡反應越強烈,碘值就越高。
活性炭碘值都有多少:
活性炭的碘值從800,850,900,950,1000,1100mg/g等多種,有很多黑心商家拿未活化的炭、粉來賣,這些碘值在500mg/g以下,吸附效果特別差。
溶解氧
厭氧區(qū)應保持嚴格厭氧狀態(tài),即溶解氧低于0.2mg/L,此時聚磷菌才能進行磷的有效釋放,以后續(xù)處理效果。
而好氧區(qū)的溶解氧需保持在2.0mg/L以上,聚磷菌才能有效吸磷。因此,對于厭氧區(qū)和好氧區(qū)溶解氧的控制不當,將會影響生物除磷的效果。
活性炭在處理煤化工廢水中的使用:
在生化進水中投加粉末活性炭與回流的含炭污泥一起在煤化工廢水曝氣池內(nèi)混合,從污泥濃縮池中排出的剩余污泥進污泥脫水裝置。在曝氣池內(nèi),活性污泥附著于粉末活性炭的表面,由于粉末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及其很強的吸附能力,提高了污泥的吸附能力,特別在活性污泥與粉末活性炭界面之間的溶解氧和降解基質(zhì)濃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從而也提高了COD的降解去除率。一般來說在PACT系統(tǒng)內(nèi),活性炭吸附處理COD的動態(tài)吸附容量在100-300(重量百分比)
回流比與水力停留時間
厭氧-好氧除磷系統(tǒng)的的回流比不宜太低,應保持足夠的回流比,防止聚磷菌在二沉池內(nèi)遇到厭氧環(huán)境發(fā)生磷的釋放。
在快速排泥的前提下,應盡量降低回流比,以免縮短污泥在厭氧區(qū)的實際停留時間,影響磷的釋放。
在厭氧-好氧除磷系統(tǒng)中,若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則回流比在50~70%范圍內(nèi),即可快速排泥。
污水在厭氧區(qū)的水力停留時間一般在1.5~2.0h的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