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是一種具有空間感的可視可觸的藝術(shù)形象,在生活中有許多隨處可見的石雕藝術(shù)作品,例如擺放在城市公園里的抽象石雕,或是擺放在場所門口的神獸石雕,亦或是擺放在寺廟內(nèi)的佛像石雕等等;都是一種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shù)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shù)形式。常常有人認為石雕佛像和人像雕塑是一樣的概念,其實不然,二者不論在創(chuàng)作手法還是在創(chuàng)作意義上都有著天壤之別。
縱觀全國的石雕產(chǎn)業(yè)帶,其分布十分有特點,北有河北曲陽,南有福建惠安;還有山東嘉祥和浙江青田等等。不同的石雕產(chǎn)業(yè)帶所擅長的雕刻工藝并不相同,其所擁有的石材資源也不同。河北曲陽盛產(chǎn)晚霞紅等石材,在當?shù)厥稚瞄L雕刻制作各類城市景觀石制品;山東嘉祥則擁有許多青石等,其十分擅長雕刻制作大型石雕山門。而浙江青田則是壽山石石雕的鼻祖,其溫婉細膩的人文情懷,正一錘一鑿地烙印在微型石雕工藝品上。
石雕佛像的種類之二是菩薩類,菩薩也有譯成大道心眾生、大士、高士、覺有情等。寺廟中常見的石雕菩薩圣像包括:文殊、普賢彌勒、日光、月光、虛空藏、地藏,以及隨侍阿彌陀佛的二十五菩薩、觀世音等等。其中較常見的要屬石雕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又被稱觀世音大士、觀自在、白衣大士;她救苦救難于人間,為度化眾生,現(xiàn)33化身,救12種大難,深得人心。